一直以来,城市都有其A、B面,一面富有、一面贫穷;一面体面、一面窘迫;一面畅通,一面拥堵……而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自己所遇到的那一面,大量信息被折叠,隐藏在生活的褶皱里。如交通,你堵在东二环,却不知道他在西三环“飙”到了60码。5G的到来,正在“熨平”这种褶皱,让数据还原城市的全貌。
        “5G第一车” 让数据价值变现服务
        2018年12月,成都“5G第一车”试运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中国电信以天翼云为承载,为其完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5G应用示范网,与成都交投集团、成都公交集团携手在全长28千米的成都二环高架路上率先实现5G全覆盖,建成全国首条5G精品环线,推出真正面向公众体验和产业应用的全国第一辆5G公交车
        2019年10月31日,伴随着5G双千兆在成都的全面开启,全国首条5G精品环线——成都二环高架也全面迎客,广大市民有机会在二环高架,偶遇大名鼎鼎的“全国第一辆5G公交车”,共同见证成都5G双千兆全面融入市民生活。
        迄今为止,“5G第一车”运营时间满一年,搭乘乘客数量也达到了一定数量级。基于高速5G网络,乘客可使用魔镜平台分别与春熙路IFS、卧龙大熊猫基地等地连线,通过高清的视频直播,可以清晰流畅地看到在成都街区里的人群,在家园玩耍、憨态可掬的熊猫;也可以戴上VR眼镜,利用安装在宽窄巷子的VR全景摄影头,清晰地融入成都旅游地标的实时景象。
        “5G第一车”的运营不仅仅在于提升了公交搭乘体验,更重要的是让信息无延时、跨区域服务于乘客。在登上车的那一刻,乘客和28公里环线连接的景区取得了信息共享,甚至是体验共享,可以实时了解所去景点的人流情况、景观情况及非目的地信息等,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服务自己的行程安排,或利用VR、游戏应用平台等进行体验,让海量信息生产出海量数据价值。
        数据就是石油,天翼云打造“钻井平台”
        在数字时代,被折叠的是数据,被隐藏的是价值。所有人都在生产数据,但是鲜有人在挖掘这座数据价值的“富矿”。随着5G的应用,这座“富矿”将越来越大,据IDC发布的《数据时代2025》报告预测,到2025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量将达到175ZB(1ZB=十万亿亿字节),按照25Mb/秒的平均下载速度,一个人要下载完175ZB的数据,需要18亿年。


        数据价值在大数据、AI技术的应用下,其实早已得到了广泛验证,有人说,数据就是这个时代的“石油”,是社会生产中的最大驱动力,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是数字时代所有企业面临的课题。
        在5G时代,天翼云提出了“5G+云+AI”的价值赋能体系,通过5G连接一切,云承载一切,AI使能一切,使得网络无处不在、算力无处不在、智能无处不在,以生态平台为各行各业挖掘自身数据价值提供“挖掘工具”:智能边缘云平台、AI开放平台、企业应用开发平台。
        “5G第一公交”是天翼云平台下初步应用的典型案例之一 。以AI开放平台为例,天翼云将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、数据模型的建模能力等集合成平台,对外开放;并基于AI的全流程开放支持和通用模型的适配,提供算法的开放。企业通过AI开放平台可获得基于AI应用场景的深度定制化服务,比如工业智能生产、医疗智能诊断、智能人脸识别等,从而完成自身数字化转型,让数字成为企业增值的驱动力。
        “5G第一车”是数字时代生产海量数据、并让海量数据产生海量价值的“模式雏形”。随着5G引领下万物互联世界的构建,世界将迎来数据的大航海时代,新的价值将被发现、新的模式将被采用、新的格局也将形成,谁掌握了“工具”,谁就将掌握未来。